当前位置: 首页 > 映象 > 纪录片

【寻梦之旅】第八集:三峡里的“中华鲟爸爸”

文章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1-06-29


2010年,刚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毕业的杜合军博士正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

“博士毕业后,我其实可以在武汉等大城市找工作,因为我家也在武汉。但因为从事中华鲟研究保护这方面工作的人比较少,我认为这是比较重要的工作,所以坚持选择了它。”杜合军说。

杜合军一边走进实验室,一边说:“我们这个地方比较偏远,好多年轻人还是喜欢去大城市工作。我刚过来的时候,小孩才两岁,其实我爱人也很不想让我来,因为这意味着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这边待着,一年在家的时间非常少。但我爱人也是做科研的,她能够理解我,还是给予了我很大支持,我非常感激她。”说到妻子当年对自己的支持,杜合军难掩对家人的感念之情。

说到对中华鲟的研究,杜合军对它们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我从读硕士时就开始研究鱼类,那时候去野外做鱼类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鱼类资源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以前长江流域不仅有长江鲟、中华鲟和江豚,还有白鳍豚和白鲟,现在白鳍豚和白鲟已经没有了。”

中华鲟既是长江流域珍稀鱼类物种之一,同时又是和恐龙同时期存在的一个物种,其珍稀程度可见一斑。由于中华鲟的野外生存环境较为复杂,生活环境既有海水环境,又有淡水环境,个体巨大,生命周期十分长,加上本来就是濒危物种,人们对其了解甚少,因此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在养殖过程中,它们要生长很多年才能成熟,我们一般要等鱼苗长大成熟后才能知道它是雌是雄,如果在成熟后完全是雌性鱼或大部分是雄性鱼,将不利于鲟鱼后代繁殖培育。因此,我们这几年最主要探索的技术,就是尽可能早地知道它是雌鱼还是雄鱼,以便于鱼苗的雌雄比尽可能接近一比一,通过性别比例控制,从而实现种群保护的最大化效益。”

万事开头难,杜合军初到长江三峡流域进行环境保护研究工作时,环境十分艰苦。“我刚开始过来的时候,当时在三峡大坝上只有一个临时的中华鲟繁殖基地,我在上面进行了两年的养殖工作。那时基本上没有实验室,也没有其他的实验条件。现在我们这个实验室,包含11种功能区域,不仅覆盖了细胞精子保存、分子鉴定、家系管理等方面,还具有生态方面的监测、行为、水质的功能。”杜合军说。

“现在国家很重视环境保护,无论是政策出台还是经费投入,都体现出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人的观念也在改变,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是离不开整个生态环境的。中华鲟是长江里的一个旗舰性物种,它的存在象征着长江水环境变化的一个指标,如果它不幸灭绝,将意味着我们的长江环境已遭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问及杜博士年轻时曾经的梦想,他微笑着说:“最初的梦想就是保护鱼类资源,想着能来到这里实现,能够在中华鲟以及其他珍稀鱼类保护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和贡献。我还希望,以中华鲟这一物种作为一个典型的研究案例,建立它的保护技术体系,进一步把这一体系推广到其它珍稀鱼类保护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