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映象 > 纪录片

【坐标中国】太空之吻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视频 发布时间:2022-09-22


问天、问月、问星河,宇宙有多大,中国人的梦想就有多大。

走过10年艰辛充实的创新之路,中国空间交会对接雷达技术跻身世界一流。由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研发的微波雷达,作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承担测量通信任务的核心产品,用扎实的脚步丈量着逐梦深空的新征程。

2016年10月19日,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二代高精度测量微波雷达助力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太空牵手”;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从月球采样返回,微波雷达在距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轨道执行交会对接任务;2021年,微波雷达先后执行货运飞船、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太空交会对接任务;2022年,围绕空间站的交会对接任务次数更多……

从“上九天揽月”到“手可摘星辰”,新时代的中国航天人在不断努力着、奋斗着、攀登着。

仰望星空,做精准可靠的“引路人”

中国人的飞天梦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在“飞天”的征途上,高精度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关键一环,而微波雷达正是为交会对接“穿针引线”的太空“红娘”。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微波雷达总设计师孙武喜欢把微波雷达比喻成探索空间世界的“千里眼”。微波雷达主要作用在中远程范围,由雷达主机和应答机两部分组成,分别安装在用于交会对接的两个航天器上。微波雷达在交会对接过程中为飞船提供精确测距、测速、测角信息及通信数据,实现远距离捕获、稳定跟踪、精准导引。

“10年来,微波雷达参与了空间站建设、探月工程等重大航天工程,作为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中的关键测量敏感器,微波雷达完美完成了空间飞行器间距离、速度、角度等相对运动参数的精确测量任务,实现了3个首次、连战连捷!”孙武说。

在空间站任务中,微波雷达三台带有不同编号的应答机分别安装在核心舱的前向、后向、径向对接处。安装在飞船上的雷达可根据指令识别任一应答机,并完成与核心舱不同接口的匹配,微波雷达提供精确的距离、速度、角度信息,引导飞船与不同接口精准对接。

嫦娥五号交会对接任务中,微波雷达作为月球轨道中远距离探测的唯一手段,持续为导航控制分系统提供两航天器之间的相对运动参数,并进行双向空空通信,两个航天器根据雷达提供的信号调整飞行姿态,直至轨道器上的对接机构捕获、锁定上升器。随后,上升器中的月壤样品和容器转移。

微波雷达给航天梦安上一双“慧眼”,在太空中,一次次地展现了卓越性能。

神舟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画面

脚踏实地,做优化创新的“探索者”

“创新,是我们航天人代代相传的基因,进入新时代航天发展‘快车道’,我们更加奋力奔跑。”孙武的徒弟、团队负责抗多径技术攻关的设计师贺中琴说。

针对总体需求,微波雷达持续开展优化设计,相对于第一代产品,增加“定制化”通信功能,可识别不同对接口处的应答机,适应复杂对接任务;在硬件、软件上进一步开展优化设计,抗单粒子翻转能力更强,产品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功耗更低、可靠性更高,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小型化低功耗雷达测距测角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们把执行空间站建设的微波雷达定义为二代产品,它延续了第一代产品的测量性能,不仅增加了测量通信一体化功能,还采用软件加固方法为产品搭建了一套自我修复系统。”孙武介绍说,“这都是为适应空间站建设任务要求。”2016年10月19日,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二代高精度测量微波雷达助力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太空牵手”,这是一次空间站对接的实战演练,全新的微波雷达再一次不辱使命。

经过坚持不懈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攻关,微波雷达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测角精度再次提高一个量级,实现了双向传输通信和抗“月尘”干扰能力,综合测量性能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历23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怀揣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微波雷达在距离地球更遥远的空间领域再一次得到成功应用。

从一代产品突破7项关键技术实现首先捕获、稳定跟踪、精确测量,二代产品增加测量通信一体化设计,到三代产品创新关键技术实现大角度范围高精度测量,微波雷达不断刷新减重、降耗、性能提升记录。

从一纸方案到任务成功之间,是千锤百炼,是精雕细琢,是无数的航天科研人员用创新创造、严慎细实铸就的,坚持质量“零缺陷”和“一次成功”,让承载着飞天梦想的大国重器翱翔太空。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我国首次无人自动交会对接

奋勇争先,做不畏艰难的“孤勇者”

一项项重大航天科技成果,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诞生;一代代航天科工人怀揣梦想,无怨无悔地奉献青春,在这里度过激情燃烧的岁月。

早在2000年,留法归来的博士孙武,带领团队启动了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原理样机研制,此时,国内相关技术领域还是“一片空白”。从零开始技术攻坚,常常是日复一日地试验、琢磨、更改、再试验……

夏战三伏、冬斗三九。青年们将汗水和泪水洒满了各个试验场、调试间。似火的骄阳下,他们用绳索将数十公斤重的产品拉上20米高的铁塔,汗水浸湿了衣衫,手上磨起了水泡;刺骨的寒风中,他们在130多米高的塔顶上看守基站、观测数据,双脚冻得麻木,面颊冻得通红;还有直升机挂飞试验中螺旋桨发出的巨大轰鸣,微波暗室空气中漂浮的黑色粉末……

尽管环境如此恶劣,队员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手牵手一起向成功迈进。团队调度这样写道:“实验室彻夜的灯光、试验场凛冽的寒风、调试间里挥洒的汗水,一年多来,我们的连续奋战,获得的是成绩,更是新的起点。”

突破一个个关键技术后,微波雷达终于加入了载人航天事业大家庭,成功完成一个又一个航天任务。这背后,是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成果。

科研人员探讨图

逐梦深空,探索的脚步更稳更远;不畏浮云遮望眼,航天人眼前是更广阔的星辰大海。随着我国空间任务逐渐常态化、快速化,微波雷达持续输出高精度能力,正以更稳健的步伐在探索太空的新征程上前进。

中国精度,央企智造。无数奋战在航天战线上的央企员工,秉持精益求精、敢拼敢赢的精神,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中谱写更加华美的乐章,续写着“手可摘星辰”的太空传奇!